好会计财务软件如何查记账凭证(好会计软件怎么记账)

admin32023-04-02

今天给各位分享好会计财务软件如何查记账凭证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好会计软件怎么记账进行解释,如果未能解决您的财务软件相关问题,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目录一览:

用友软件如何查询已记账了的凭证

用友软件查询已记账的凭证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使用其中一个账户进行查询,张强(编号:102;密码:102)的身份于2014年1月31日的操作日期使用100账套登录到“企业应用平台”。

2、点击“业务工作”选项卡。按“财务会计”→“总账”→“凭证”→“查询凭证”的顺序分别双击各菜单。

3、在弹出的“凭证查询”对话框中点击“确定”。

4、在“查询凭证列表”中双击打开需要查看的凭证。

5、在“查询凭证”界面中查看凭证。可以点击工具栏的“上张凭证”、“下张凭证”等按钮切换查看其他的凭证。

6、查看完后关闭“查询凭证”和“查询凭证列表”,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好会计畅捷通换会计了,如何修改以前会计的记账凭证

在财务系统里可以修改。

修改步骤:

1,打开财务系统,在查询记账凭证列表中,点击需要修改的记账凭证。

2,打开财务系统,在查询记账凭证列表中,点击需要修改的记账凭证。

3,这个时候根据实际情况,修改错误记账凭证信息,在选择工具栏的保存按钮以后点击。

利用Excel软件检索记帐凭证应该怎么做

表处理软件是国外计算机辅助审计时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本文结合金蝶会计软件,利用数据接口将会计软件中的会计数据引入Excel系统中,然后再利用Excel软件就辅助检索记帐凭证和核对帐证数据是否一致。

一、利用Excel软件检索记帐凭证

正如大家所知,现代审计过程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无论是在符合性测试阶段,还是在实质性测试阶段,都需要对记帐凭证进行抽样检查,特别是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凭证抽样的原则之一就是重要性原则,即对重要的经济业务要重点检查。虽然我们也可以利用现行会计软件中的凭证查询功能辅助检索,但是会计软件查询的一大缺点是无法对现有记帐凭证按发生金额大小进行排序,因此其重要性也就很难被排列出来了。然而如果我们将会计软件中的记帐凭证数据引入Excel系统,再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就能非常方便达到这一目的。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点击“凭证查询”后输入的查询条件为“全部”,并将查询结果引入Excel系统(假设存放在“凭证”工作簿的“会计分录序时簿”工作表)中。启动Excel系统,打开“会计分录序时簿”工作表。

第二步,点击“原币金额”列的任一单元后,再点击由大到小的排序按钮,则得到所有凭证发生金额的排序情况,当然这并不是审计人员最终想要的结果,他们需要知道的是某一具体会计科目(如现金—人民币现金)发生额的排序情况。

第三步,点击“数据”菜单下“筛选”按钮,选择“自动筛选”。

第四步,点击“科目代码”旁的下拉箭头,选择“自定义”功能,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会计科目等于10101”,确定后得到一张“现金—人民币现金”按发生额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结果。

如果想分别了解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排序情况,只要将排序对象由“原币金额”改为“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

如果我们还想进一步对非末级会计科目的发生额排序,可以利用会计软件对帐簿的查询功能,先生成会计帐簿(如10201明细帐簿),然后引入Excel系统,选定“贷方本位币金额”或“借方本位币金额”,点击“数据”下的“排序”,按由大到小进行排序;由于这时的排序结果包含了各期本月合计数、本年累计数等重复数据,所以还必须对排序结果进行筛选;点击“数据”菜单中的“筛选”按钮,选择“自动筛选”,再点击“凭证字”旁的下拉箭头,选择“自定义”,将“凭证字”定义为非空白后即得所要结果。

二、利用Excel软件核对记帐凭证与科目余额的一致性

如果所有记帐凭证都是由审计单位或财政部门经过检测的会计软件进行正常记帐(即更新科目余额),那么记帐凭证与科目余额是肯定一致的,但是我们不能排除有人绕开会计软件,直接打开数据库修改科目余额,因此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应当对现有系统中的记帐凭证与科目余额的一致性进行检查。现行的检查方法:一是利用会计软件提供的帐簿与记帐凭证的联查功能抽样核对;二是绕过计算机系统,直接通过人工抽样核对。虽然抽样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大特点,但是这也是审计成本的一种制约,如果我们能利用计算机工具实现部分审计工作自动化,借此在某一方面实现全面审核,显然要比抽样审核效果更好。全面审核的办法也有二:一是利用现行的会计软件进行验算,基本思路是重新建立一个帐套,引入被审帐套的全部会计数据,再利用会计软件提供的反结帐、反记帐功能,重新倒回后再演算一遍,看看与原来结果是否一致。利用会计软件虽然技术可行,但其基本前提是会计软件的功能必须是正确,然而我们无法保证所使用的会计软件未被非法修改或被不正确修改过,所以必须在此之前,对会计软件功能作一测试;二是利用Excel软件来验算,这种方法不仅能验算记帐凭证与科目余额是否一致,而且还能据此测试现行会计软件是否正确,因此更具有实用性。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从会计软件“凭证查询”功能检索出截止到本期期末所有本年发生的记帐凭证,再引入Excel系统(假设在“验算”工作簿的“会计分录序时簿”工作表)中。

第二步,从会计软件的报表模块中将所有科目的科目余额检索出后,引入Excel系统(假设在“验算”工作簿的“科目余额”工作表)中,并对引入的结果作如下调整:若本帐套为非年初建帐,这时需要考虑将建帐前本年已经发生的借、贷累计发生额单独列示。在本例中建帐日期为2月1日,为此将“科目余额”工作表中的本期发生额的借、贷方栏改为建帐前发生额的借、贷发生额栏,用来存放建帐前本年累计发生借、贷金额;考虑到金蝶会计软件是按期计算科目余额,而我们只需要年初借/贷余额、建帐前借/贷累计发生额和建帐后借/贷累计发生额,因此必须删除建帐之后的所有科目余额内容;清空所有会计科目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借/贷栏的内容。

第三步,参照以下公式计算“科目余额”工作表中的G列和H列各单元的值(其中会计分录序时簿的H列为科目代码,会计分录序时簿的Q列为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会计分录序时簿的R列为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单元行数为1000表示公式能够容纳足够的科目余额,实际可根据情况调整,101*表示以101开头的所有末级科目):

G2=SUMIF(会计分录序时簿!$H$2:$H$1000,“101*”,会计分录序时簿!Q$2:Q$1000)+E2

H2=SUMIF(会计分录序时簿!$H$2:$H$1000,“101*”,会计分录序时簿!R$2:R$1000)+F2

第四步,将“科目余额”工作表中的最后两列,修改为“期末余额”一列,并参照公式I2=C2-D2+G2-H2计算其他各单元值,结果如图4所示。

最后,将用Excel软件计算的结果,与会计软件计算的结果(在科目余额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相比较,核查会计软件内的会计数据是否正确,并以此来判断记帐凭证数据与科目余额数据是否一致。这里我们将会计软件中的科目余额与Excel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后,我们可以认定该单位的记帐凭证数据与科目余额数据是一致。

如何导出财务软件中的会计凭证?

1、打开“账务处理”--点击凭证查询--点击凭证过滤确定。

2、选择“文件”,点击“引出序时薄”,就可以把某月的所有凭证到excel出来。

注:

总账系统以凭证处理为主线,提供账簿管理、客户及供应商往来管理、个人往来款管理、部门管理、同时还提供项目核算和出纳管理等财务业务处理,能够与存货核算管理、应收系统、应付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报表分析等相关业务系统紧密集成应用,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实现企业财务核算业务高效、全方位管理。

查找已经过账会计凭证如何找

对于已经过账的会计凭证,如果要查找的,需要在查询时勾选已过账,对于已经审核的,要勾选已审核。不同的财务软件,对于勾选的操作不同,以金蝶专业版为列,对于已经过账的会计凭证,可以查找对应的凭证号,也可以在查找凭证时,勾选已过账。

财务记账凭证怎么查询

现在很多是电子做账,可以软件中找凭证查询功能查询进项筛选查询,要是纸质的话,一般是先查询明细账找到凭证号,在去查阅记账凭证,或是手工翻阅查找。

一般查询主要是为看后面附的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的附件就是所附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所依据的原始凭证必须附在相应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记账凭证上标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根据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一条规定,对附件应当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结账的记账凭证;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

2、一张原始凭证只对应一张记账凭证的:将原始凭证直接附在记账凭证后面。

3、一张原始凭证涉及几张记账凭证的,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①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的编号,便于查找;②将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在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4、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的费用需要几个单位共同负担的:该原始凭证由本单位保留。附在本单位的有关记账凭证后面,给共同负担费用的其他单位开出原始凭证分割单,供其结算使用。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所要求的基本内容,包括:凭证名称、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经办人的签名或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金额和费用分摊情况。

关于好会计财务软件如何查记账凭证和好会计软件怎么记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财务软件知识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财务软件相关的文章,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