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出来)

admin12023-04-05

本篇财务软件的文章要给大家谈谈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以及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出来对应的财务软件相关知识点,希望对财务软件爱好者学习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并发用户的计算

例如某系统使用用户是100个,这个就是系统用户数,该系统有一个统计查询功能,最高峰在线50人,那么系统的并发数是多少?

该系统使用用户是100个,这个就是系统用户数。

最高峰值50人同时在线,只表明同时登录了这个模块,并不表示实际服务器承受的压力。因为服务器承受的压力还与具体的用户访问模式相关。这50人在线,有可能开着电脑溜达去了,有的看的别的模块等等。

并发用户:是同时执行一个操作的用户,或者是同时执行脚本的用户,这个并发在设置不同场景的时候并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测试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设计。web系统,在线不等于并发,如何计算这个并发数是个难题。这个就是设置集合点时候设置的在scenario-Rendezvous,点policy 设置的用户数。

估算并发数的公示:

(1) 计算平均的并发用户数: C = nL/T

(2) 并发用户数峰值: C’ ≈ C+3根号C

公式(1)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

公式(2)则给出了并发用户数峰值的计算方式中,其中,C’指并发用户数的峰值,C就是公式(1)中得到的平均的并发用户数。该公式的得出是假设用户的login session产生符合泊松分布而估算得到的。

假设有一个OA系统,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可以看注册信息)平均每天大约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日志文件查看)对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该系统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在一天的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则根据公式(1)和公式(2),可以得到:

C = 400*4/8 = 200

C’≈200+3*根号200 = 242

但是一般的做法是把每天访问系统用户数的10%作为平均的并发用户数。最大的并发用户数乘上一个值,2或者3.

假如说用户要求系统每秒最大可以处理100个登陆请求,10/25/50/75/100 个并发用户来执行登陆操作,然后观察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和每秒事务数。如果用户数在100的时候,响应时间还在允许范围呢,就要加大用户数,例如120 等 。个人理解这个用户数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等价类和边界值法来设定。

并发数的估算方法

并发数估算的一般方法总结

正确估算并发数能让你提前应对系统将要面对的一些压力,做好系统升级,扩容等一些准备措施,从而从容应对,保持系统的稳定,保证服务质量,例如电商网站大促,节日高峰等。下面是从网上找到的一些估算并发数的一般方法(原文):

一、经典公式

1)平均并发用户数为 C = nL/T

2)并发用户数峰值 C‘ = C + 3*根号C

    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值考察的时间长度

    C’是并发用户数峰值

举例1,假设系统A,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平均每天大概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可以从系统日志从获得),对于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而在一天之内,用户只有在8小时之内会使用该系统。

  那么,

  平均并发用户数为:C = 400*4/8 = 200

  并发用户数峰值为:C‘ = 200 + 3*根号200 = 243

二、通用公式

对绝大多数场景,我们用(用户总量/统计时间)*影响因子(一般为3)来进行估算并发量。

比如,以乘坐地铁为例子,每天乘坐人数为5万人次,每天早高峰是7到9点,晚高峰是6到7点,根据8/2原则,80%的乘客会在高峰期间乘坐地铁,则每秒到达地铁检票口的人数为50000*80%/(3*60*60)=3.7,约4人/S,考虑到安检,入口关闭等因素,实际堆积在检票口的人数肯定比这个要大,假定每个人需要3秒才能进站,那实际并发应为4人/s*3s=12,当然影响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大!

三、根据PV计算公式

比如一个网站,每天的PV大概1000w,根据2/8原则,我们可以认为这1000w pv的80%是在一天的9个小时内完成的(人的精力有限),那么TPS为:

  1000w*80%/(9*3600)=246.92个/s,取经验因子3,则并发量应为:

  246.92*3=740

四、根据系统用户数计算

并发用户数 = 系统最大在线用户数的8%到12%

引用地址:

计算并发用户数的五种方法

   一般来说,利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系统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和峰值数据

  1)平均并发用户数为 C = nL/T

  2)并发用户数峰值 C‘ = C + 3*根号C

    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值考察的时间长度

    C’是并发用户数峰值

假设系统A,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平均每天大概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可以从系统日志从获得),对于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而在一天之内,用户只有在8小时之内会使用该系统。

  那么,

  平均并发用户数为:C = 400*4/8 = 200

  并发用户数峰值为:C‘ = 200 + 3*根号200 = 243

某公司为其170000名员工设计了一个薪酬系统,员工可进入该系统查询自己的薪酬信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这个系统,假设只有50%的人会定期用该系统,这些人里面有70%是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使用一次该系统,且平均使用系统时间为5分钟。

  则一个月最后一周的平均并发用户数为(朝九晚五):

  n = 170000*0.5*0.7/5 = 11900

  C= 11900*5/60/8 = 124

  吞吐量计算为:F = Vu * R / T 单位为个/s

    F为事务吞吐量,Vu为虚拟用户数个数,R为每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为处理这些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对绝大多数场景,我们用(用户总量/统计时间)*影响因子(一般为3)来进行估算并发量。

  比如,以乘坐地铁为例子,每天乘坐人数为5万人次,每天早高峰是7到9点,晚高峰是6到7点,根据8/2原则,80%的乘客会在高峰期间乘坐地铁,则每秒到达地铁检票口的人数为50000*80%/(3*60*60)=3.7,约4人/S,考虑到安检,入口关闭等因素,实际堆积在检票口的人数肯定比这个要大,假定每个人需要3秒才能进站,那实际并发应为4人/s*3s=12,当然影响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大!

  比如一个网站,每天的PV大概1000w,根据2/8原则,我们可以认为这1000w pv的80%是在一天的9个小时内完成的(人的精力有限),那么TPS为:

  1000w*80%/(9*3600)=246.92个/s,取经验因子3,则并发量应为:

  246.92*3=740

   公式为 C = (Think time + 1)*TPS

五、根据系统用户数计算:

   并发用户数 = 系统最大在线用户数的8%到12%

备注:本人目前在网上只找到了这5种,计算并发用户数的方法,其他计算方法,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

原文:

什么是服务器并发量?并发量如何计算

并发的意思是指网站在同一时间访问的人数,人数越大,瞬间带宽要求更高。服务器并发量分为:1.业务并发用户数;2.最大并发访问数;3.系统用户数;4.同时在线用户数;

说明服务器实际压力,能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既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这些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一般只需要分析出典型业务(用户常用,最关注的业务操作)

给出一个估算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公式(测试人员一般只关心业务并发用户数)

C=nL/T

C^=C+3×(C的平方根)

C是平均的业务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C^是指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峰值。

假设OA系统有1000用户,每天400个用户发访问,每个登录到退出平均时间2小时,在1天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C=400×2/8=100

C^=100+3×(100的平方根)=100+3×10=130

另外,如果知道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u,则系统吞吐量可以估算为u×C

精确估算,还要考虑用户业务操作存在一定的时间集中性(比如上班后1小时内是OA系统高峰期),采用公式计算仍然会存在偏差。

285-104-1346

什么是并发量

问题一:什么是并发数? 并发的意思是指网站在同一时间访问的人数,人数越大,瞬间带宽要求更高,我个人的网站要求较高,在上午10点访问人数最多,做过几个供应商的测试,互联在线这家的并发数量是真实的,并且同一时间访问,没有限制;其实并发数的大小和服务器的带宽也有直接关系,一般的服务器是限最高流量的,有些服务器和机房是不限最高带宽,所以能足够保证.

问题二:并发数是什么意思 并发数

并发数,计算机网络术语,是指同时访问服务器站点的链接数。

由于虚拟主机是建立在每台服务器多用户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台服务器。为了避免同一台服务器上的某一个用户的IIS链接人数过多或占用服务器资源过多而影响其它用户的正常使用,所以,目前所有虚拟空间提供商都对单个用户的IIS链接数,流量及服务器进程占用CPU的比率进行了相应的限制。 当某一个用户的站点超出了服务器上的设制后,访问站点时就会出现服务器忙,或目前访问该站点的人数过多,超出了WEB的处理能力等相关错误提示。

问题三:什么是服务器并发量?并发量如何计算 并发的意思是指网站在同一时间访问的人数,人数越大,瞬间带宽要求更高。服务器并发量分为:1.业务并发用户数;2.最大并发访问数;3.系统用户数;4.同时在线用户数;

说明服务器实际压力,能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既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这些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一般只需要分析出典型业务(用户常用,最关注的业务操作)

给出一个估算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公式(测试人员一般只关心业务并发用户数)

C=nL/T

C^=C+3×(C的平方根)

C是平均的业务并发用户数、n是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指考察的时间段长度、C^是指业务并发用户数的峰值。

假设OA系统有1000用户,每天400个用户发访问,每个登录到退出平均时间2小时,在1天时间内用户只在8小时内使用该系统。

C=400×2/8=100

C^=100+3×(100的平方根)=100+3×10=130

另外,如果知道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u,则系统吞吐量可以估算为u×C

精确估算,还要考虑用户业务操作存在一定的时间集中性(比如上班后1小时内是OA系统高峰期),采用公式计算仍然会存在偏差。

285-104-1346

问题四:并发量是什么意思 就是同时登录的用户太多了,超过的系统可以承载的最大数量

问题五:服务器的并发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的! 服务器并发指的是多个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同一字段的行为。这样的用户行为对于服务器的性能是一种考验。

但是,再好的服务器也有自己的性能上限,当并发用户数过多的时候,再好的服务器也支持不住。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由于并发用户过多而导致的系统缓慢甚至瘫痪现象。比方说,很多使用过那些在线考试报名系统的朋友都会发现,半夜登录系统报名比白天登录系统报名要容,网页反应速度也要快一些,这就是由于晚上的并发用户数比较小的原因。

对于IT运维人员来说服务器并发是恐怖的,因为服务器的最大用户并发数并不是IT运维人员所能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是采用各种手段来提升系统的性能,提升服务器的性能利用率。

问题六:什么叫产品的最大并发数? 最大并发数,顾名思义就是同时登陆该网址的最大人数, 或服务器同时接收下载的最大数量.

并发连接数太大,对整体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有害,这是网站采取的一种限制手段.没有其他的方法,只有等人少的时候下载了.

问题七:网站服务器的并发是什么意思 并发,就是同时的链接

你可以理解为,同一秒钟,同时链接网络的客户端数量

当然准确的意义上是毫秒或者更低,

重在一个同时的概念

问题八:当前用户并发数已满是什么意思 就是同时登录的用户太多了,超过的系统可以承载的最大数量

问题九:oracle的并发量和事物量是什么意思 并发量 可以理解为 同一时刻 ACTIVE的SESSION数量 查看V$SESSION即可看到

事物量当然就是V$TRANSACTION中的数量

问题十:网站的最大并发数是如何估算的 并发用户数的计算公式 系统用户数:系统额定的用户数量,如一个OA系统,可能使用该系统的用户总数是2000个,那么这个数量,就是系统用户数 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量 平均并发用户数的计算: C=nL / T 其中C是平均的并发用户数,n是平均每天访问用户数,L是一天内用户从登录到退出的平均时间(操作平均时间),T是考察时间长度(一天内多长时间有用户使用系统) 并发用户数峰值计算: C^约等于C + 3*根号C 其中C^是并发用户峰值,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该公式遵循泊松分布理论

并发计算公式

常用并发数计算公式:N=[(n*0.8*S*P)/(T*0.2)]*R

其中:n为系统用户数;

S为每个用户发生的业务笔数(QPS);

P为每笔业务所需要访问服务器的时间,单位为秒;

T为使用业务的时间,单位为秒;

R为调节因子,缺省值为1;

示意:

S=20(每天1000个用户发生20000笔业务);

P=30(每笔业务需要访问服务器30秒);

T=36000(每天工作10小时);

R=2(缺省为1,复杂的业务系统可用2);

计算得出的并发数为:(1000*0.8*20*30/(36000*0.2))*2=133.33;

一、经典公式

1:一般来说,利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估算系统的平均并发用户数和峰值数据

1)平均并发用户数为 C=nL/T

2)并发用户数峰值 C'=C+3*根号C

C是平均并发用户数,n是 Login session的数量,L是 Login session的平均长度,T是值考察的时间长度

C'是并发用户数峰值

举例1,假设系统A,该系统有3000个用户,平均每天大概有400个用户要访问该系统(可以从系统日志中获得),对于一个典型用户来说,一天之内用户从登陆到退出的平均时间为4小时,而在一天之内,用户只有在8小时内会使用该系统。

那么,

平均并发用户数为:C=400*4/8=200

并发用户数峰值为:C'=200+3*根号200=243

举例2,某公司为其170000名员工设计了一个薪酬系统,员工可进入该系统查询自己的薪酬信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使用这个系统,假设只有50%的人会定期用该系统,这些人里面有70%是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使用一次该系统,且平均使用系统时间为5分钟。

则一个月最后一周的平均并发用户数为(朝九晚五):

n=170000*0.5*0.7/5=11900

C=11900*5/60/8=124

吞吐量计算为:F=Vu*R/T 单位为个/s

F为事务吞吐量,Vu为虚拟用户数个数,R为每个虚拟用户发出的请求数,T为处理这些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二、通用公式2:

对绝大多数场景,我们用(用户总量/统计时间)*影响因子(一般为3)来进行估算并发量

比如,以乘坐地铁为例子,每天乘坐人数为5万人次,每天早高峰是7到9点,晚高峰是6到7点,根据8/2原则,80%的乘客会在高峰期间乘坐地铁,则每秒到达地铁检票口的人数为50000*80%/(3*60*60)=3.7,约4人/S,考虑到安检,入口关闭等因素,实际堆积在检票口的人数肯定比这个要大,假定每个人需要3秒才能进站,那实际并发应为4人/s*3s=12,当然影响因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大!

三、根据PV计算公式:

比如一个网站,每天的PV大概1000w,根据2/8原则,我们可以认为这1000w pv的80%是在一天的9个小时内完成的(人的精力有限),那么TPS为:

1000w*80%/(9*3600)=246.92个/s,取经验因子3,则并发量应为:

246.92*3=740

四、根据TPS估计:

公式为C=(Think time+1)*TPS

五、根据系统用户数计算:

并发用户数=系统最大在线用户数的8%到12%

综上就是 m.yyrjxz.com 小编关于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的财务软件知识的个人见解,如果能够提供给您解决财务软件访问并发数如何计算出来财务软件选型问题时的帮助,您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哟。

文章下方广告位

网友评论

随机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评文章